近年應用于中藥提取分離中的高新技術有:超臨界流體萃取法、膜分離技術、超微粉碎技術、中藥絮凝分離技術、半仿生提取法、超聲提取法、旋流提取法、加壓逆流提取法、酶法、大孔樹脂吸附法、超濾法、分子蒸餾法等 。 膜分離技術是近幾十年來發展起來的分離技術,其分離基本原理是利用化學成分分子量差異而達到分離目的.在中藥應用方面主要是濾除細菌、微粒、大分子雜質(膠質、鞣質、蛋白、多糖)等或脫色。該工藝與傳統的醇流工藝比較省去了醇沉工藝中的多道工序,達到除雜的目的,仍然保持了傳統中藥的煎煮和復方配伍具有侵膏干燥容易、吸濕性小,添加賦形劑少,節約大量乙醇和相應的回收設備,縮短生產周期,減少工序及人員,節約熱能等特點。 膜分離系統設備的技術特點: *的納米膜技術材料,選擇性分離強,對雜質分離* 大大減少溶劑的消耗,降低防爆等級,提高生產安全 常溫濃縮,不破壞熱敏性成分,可脫鹽降灰份,同時節能降耗 料液以*的錯流式運行方式,無須添加助濾劑,可解決污染堵塞難題 純物理過程,無化學反應,不改變藥效成分 產品品質大大提高,可以減少服用量,降低不良反應 簡化工序,縮短周期,提高生產效率 先進的組件化設計,膜材料更換方便,操作簡單 自動化控制,設計在線再生清洗和排污,降低勞動強度,實現清潔生產 中藥提取液精制濃縮設備適用范圍:中藥浸膏預濃縮、中藥口服液濃縮、中藥顆粒劑提高澄清度和溶解性、中藥注射劑備用液精制、藥酒、保健酒澄清 根據粉碎加工技術的深度和粉體物料物理化學性質及應用性能的變化,一般將細粉體和微細粉體分為10—1000μm(細粉),0.1—10μm(超細粉)和0.001—0.1μm的細粉一般采用傳統的粉碎或磨粉設備及相應的分級設備等進行加工,這種加工技術稱為磨粉;小于0.1μm的超微細粉目前還難以*用機械粉碎的方法加工,需要采用其他物理,化學,方法進行加工;一般將加工0.1—10μ的超細粉體和相應的分級技術稱為超細粉碎。 超微粉碎技術是利用超聲粉碎、超低溫粉碎技術,使生藥中心粒徑在5~10μm以下,細胞破壁率達到95%。藥效成分易于提取也容易被人體直接吸收,這種新技術的應用,不僅適合于各種不同質地的藥材,而且可使其中的有效成分直接暴露出來,從而使藥材成分的溶出和起效更加迅速*。中藥有效成分的溶出速度與藥物粉碎度有關,對不同粉碎度的三七進行了體外溶出度試驗。結果表明三七藥材45min溶出物含量和三七總皂甙溶出量大小順序為:微粉>細粉>粗粉>顆粒。 中藥超細粉化的研究開發剛剛起步,常用于一些作用*的傳統名貴中藥,如西洋參、珍珠等的粉碎。這些滋補保健中藥微粉化后可使利用率大大提高。 中藥絮凝分離技術是將絮凝劑加到中藥的水提液中通過絮凝劑的吸附、架橋、絮凝作用以及無機鹽電解質微粒和表面電荷產生凝聚作用,使許多不穩定的微粒如蛋白質、錳液質、樹膠、鞍質等連接成絮團沉降,經濾過達到分離純化的目的。使用絮凝劑能在較大程度上保留有效成分,安全無毒,操作簡便。絮凝劑有鞣酸、明膠、蛋清、101果汁澄清劑、ZTC澄清劑、殼聚糖等,但應用zui廣泛的是殼聚糖澄清劑。 中藥提取現代方法的優點 中藥提取物純度高,操作簡單,節能;提取效率高,生產周期短,易發現天然植物中新的活性成分,極少損失易揮發組分或破壞活性物質,無溶劑殘留,產品質量高。
上一條: 中藥分離機主要用于什么
下一條: 高速管式分離離心機工作原理及用途